?翻砂鑄造(砂型鑄造)過程中,鑄件表面容易附著砂粒、型砂殘留物及氧化鐵皮等雜質,影響表面質量和后續(xù)加工。下面,
小型翻砂鑄造廠小編解答一下關于去除這些雜質需通過多道工序配合,以下是具體方法及步驟:
?

一、落砂與初步清理
落砂處理
目的:敲碎或震落鑄件外層的砂型,使鑄件與型砂分離。
方法:
人工落砂:用錘擊或撬棍敲碎砂型,適用于小型鑄件。
機械落砂:通過振動落砂機或滾筒落砂機,利用振動或摩擦力使砂型脫落,效率高且減少鑄件損傷。
注意:落砂后鑄件表面仍可能殘留少量砂粒,需進一步清理。
去除澆冒口
用切割機、氣割或錘擊去除鑄件上的澆口、冒口及飛邊,避免殘留物影響后續(xù)處理。
二、表面粗清理
拋丸清理
原理:將鑄件放入拋丸機,通過高速旋轉的葉輪將鋼丸或鐵丸拋射到鑄件表面,擊落砂粒、氧化皮及毛刺。
優(yōu)點:
清理效率高,可同時處理多個鑄件。
改善鑄件表面粗糙度,增強涂層附著力。
適用場景:批量生產的中大型鑄件(如機床床身、汽車輪轂)。
噴砂清理
原理:用壓縮空氣將砂粒(如石英砂、鋼砂)噴向鑄件表面,通過摩擦力去除雜質。
優(yōu)點:
清理精度高,適用于復雜形狀鑄件。
可調整砂粒粒度,控制表面粗糙度。
適用場景:精密鑄件或對表面質量要求高的零件(如閥門、泵體)。
滾筒清理
原理:將鑄件與磨料(如鋼球、碎瓷片)一起放入滾筒中旋轉,通過摩擦和撞擊去除表面雜質。
優(yōu)點:成本低,適用于小型鑄件批量處理。
缺點:可能對鑄件表面造成輕微損傷,需控制滾筒轉速和時間。
三、化學清洗
酸洗處理
目的:去除鑄件表面的氧化皮和銹蝕。
方法:
配制酸洗液(如鹽酸+緩蝕劑),將鑄件浸泡或噴淋處理。
酸洗后需用清水沖洗,并中和殘留酸液(如用堿液浸泡)。
注意:
酸洗時間需嚴格控制,避免過度腐蝕基體。
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裝備,防止酸液飛濺。
堿洗處理
目的:去除鑄件表面的油污和有機物。
方法:用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浸泡,配合超聲波清洗效果更佳。
四、精細清理與后處理
手工打磨
工具:砂紙、鋼絲刷、角磨機等。
適用場景:局部殘留雜質或對表面質量要求極高的區(qū)域(如密封面、配合面)。
注意:需控制打磨力度,避免改變鑄件尺寸。
振動光飾
原理:將鑄件與磨料(如陶瓷顆粒)一起放入振動容器中,通過振動摩擦去除微小砂粒和毛刺。
優(yōu)點:表面光潔度高,適用于精密零件。
涂裝前處理
步驟:磷化處理→噴涂底漆→烘干。
目的:形成保護層,防止鑄件生銹,同時提升涂層附著力。
五、質量檢驗
目視檢查:檢查鑄件表面是否無砂粒、氧化皮殘留。
滲透檢測:對關鍵部位進行熒光滲透或磁粉檢測,確保無裂紋等缺陷。
尺寸測量:確認清理過程未導致鑄件變形或尺寸超差。
六、注意事項
安全防護:拋丸、噴砂等工序需在密閉環(huán)境中進行,操作人員需佩戴防塵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
環(huán)保處理:清理產生的廢砂、廢液需分類回收,避免污染環(huán)境。
工藝優(yōu)化:根據鑄件材質、形狀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清理方法組合(如拋丸+酸洗+手工打磨)。
通過以上步驟,可有效去除翻砂鑄造鑄件表面的砂粒和雜質,確保鑄件質量符合后續(xù)加工或使用要求。